宝山区司法局面对深度老龄化社会现实与万亿级银发经济蓝海的发展机遇,立足区域实际情况,积极构建“四全”法治赋能体系,通过全链条资金监管、全周期法律护航、全流程公益援助、全场景普法浸润,以法治筑牢老年人权益保护基石、激发银发经济发展活力,形成系统化法治保障格局。
一是全链条资金监管闭环,守好养老“钱袋子”。针对养老机构预付费风险,构建“公证提存+资金监管”协同机制,会同区民政局签署《关于开展养老领域“公证提存”预收费监管工作的合作框架协议》,将养老机构收取的押金、养老服务费等纳入公证提存监管范围,所有监管资金将由老年人或其代理人直接存入“公证提存专用账户”,并依托“养老预付费资金监管平台”实现对资金的在线监管,有效防范非法集资、资金挪用等风险,为老年人财产安全筑牢“智能防护网”。
二是全周期法律护航服务,注入机构运营法治动能。全面推行“一机构一顾问”制度,在全区实际运营的养老机构中设立“法治副院长”驻点服务机制,组建由58名资深律师组成的专业养老法律服务团队,出台《宝山区养老机构法治副院长职责清单》。一方面团队成员深度参与养老机构运营全流程,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现场法治巡诊,同步提供7×24小时远程法律咨询,为老年人和养老机构在权益维护、调处纠纷、合同审查、制定标准化服务协议等高频法律需求方面提供免费即时解答,并在案件委托代理、出庭应诉等深度法律服务方面给予专属优惠。自机制建立以来,团队已为星辰家养老院等4家养老服务机构提供超10次公益法律服务。
三是全流程公益援助网络,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造“15分钟为老法律援助服务圈”,开设老年人维权绿色通道,推行“优先受理、容缺办理、上门服务”三项便民措施,2025年至今,共计接待60周岁以上老年人法律援助咨询432人次,受理涉老法律援助案件13件,100%实现了咨询响应“零等待”、服务过程“零障碍”、权益保障“零距离”。
针对继承、遗嘱等高频需求,上海市宝山公证处和上海市临港公证处与养老机构代表联手发布了“银法宝”养老公证法律服务清单,共同推出八项惠老服务措施。宝山公证处还持续扩大“社区公证员”队伍,深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现场业务咨询、办理。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咨询、优先办证,减免首次遗嘱公证费用,今年以来已提供300余件免费遗嘱公证咨询和办理服务,累计减免费用超15万元。此外,公证处还提供代拟文书、代为调查取证、代办认证、上门办证等一系列延伸服务,以普惠性举措让法治关怀触手可及。
四是全场景普法浸润工程,推动法治意识入脑入心。依托“法治红船”普法品牌,构建“精准滴灌+沉浸体验”立体化普法矩阵,提高老年群体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识。与区融媒体中心合作,在“宝山汇”app推出“云普法”直播间,通过线下活动、同步直播、后期回放方式,向广大老年朋友推送相关课程。线下结合民法典宣传月,为老年群体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老年人权益保护、“提高警惕、擦亮眼睛、守护金色夕阳”专题讲座,增强老年群体防范诈骗意识,保护老年群体合法权益;在“敬老月”期间,牵头组织各街镇司法所积极开展“防范打击养老诈骗普法进社区”宣传活动,重点聚焦老年群体,揭发养老诈骗乱象。在今年的罗泾镇“三下乡”活动中,发挥村居法律顾问作用,为以老年人为主的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超2000人次,同步发放法律手册1.2万册,精准对接老年村民群体的多元法治需求。
上观号作者:上海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