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月嫂行业新闻不断,从各地开展的专业培训,到引发社会热议的服务事件,再到家政公司与月嫂间的责任纠纷,每一个话题都牵动着大众的心,也反映出月嫂行业在快速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技能提升与就业促进方面,多地积极行动。7 月 14 日,新绛县人社局联合社区服务中心成功举办月嫂公益性培训 ,吸引众多适龄女性参与。倍亲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专业讲师张林英围绕新生儿护理、产妇照料、月子餐制作、产后康复指导等多方面,将理论与实操紧密结合进行讲解。学员李女士表示:“以前对月嫂职业了解少,参加培训才发现学问大,这不仅是工作,更是责任。我学到实用技能,对未来就业充满信心。” 新绛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称,举办培训是因社会对专业月嫂需求增长,家政市场前景广阔,同时希望帮适龄女性掌握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此外,张掖市总工会联合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共同举办家政服务月嫂培训暨技能大赛,80 名月嫂、育婴师参与。培训邀请 “最美家政人” 围绕新生儿及产妇护理等核心技能进行系统性理论讲解和示范演示,技能竞赛从理论知识、实操技能等方面考核选手,多名选手获奖。参与者刘姐感慨:“这次培训和大赛,让我从‘经验派’变成了‘专业派’。”
然而,月嫂服务过程中的负面事件也屡见报端。2025 年 3 月,广东深圳邓女士称,其在 “妈妈来了” 平台聘请的月嫂曾在 2024 年 3 月 9 日,使用 75 度酒精给孩子冲洗鼻子。经邓女士投诉后平台同意更换月嫂,但 20 天内连续更换 6 名月嫂,孩子皮肤状况持续恶化,被医院诊断为护理不当所致,平台随后终止 42 天服务。邓女士曝光此事后,提出 20 万元赔偿要求遭拒,后要求平台道歉也被拒绝。3 月 17 日,妈妈来了平台客服称邓女士说法存在夸大成分,平台在积极处理;3 月 18 日,平台主体公司发布声明称,涉事月嫂描述系擦拭宝宝鼻腔外面,不存在使用工业酒精冲洗鼻腔,经沟通邓女士已删除帖文 。2024 年 5 月 15 日凌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汤女士在家听到婴儿哭闹声,查看监控发现月嫂李某掌掴婴儿。事发后婴儿送医检查暂无大碍,汤女士报警并辞退李某。汤女士通过 58 同城聘用李某,58 同城平台负责人表示愿意退还部分费用,但不为此事负责,事件仍在调查中 。
与此同时,家政公司与月嫂之间的责任划分问题也引发广泛讨论。湖南长沙 44 岁月嫂潘女士 5 月底接到家政公司派单前往雇主家干活,6 月 11 日在雇主家突发心梗,做了血管搭桥手术花费两万余元。雇主协助送医并垫付部分费用,而家政公司以 “中介性质” 拒绝担责,保险公司以 “自身疾病” 拒赔。月嫂家属认为家政公司代收代支每单抽成 40%,应给予补偿。律师解读称,家政公司 “不担责” 核心法律依据是其与月嫂不存在劳动关系,若家政公司对月嫂下达工作指令,导致月嫂身体过度疲劳引发心梗,则应承担部分责任 。
月嫂行业的健康发展,既需要持续提升从业者专业技能,也需要规范市场秩序、明确各方责任。相关部门、家政公司、从业者以及消费者都应共同努力,推动行业朝着更加专业、规范、有序的方向迈进,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心的月嫂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