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华嫂之家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010-5338 3376

华嫂之家-办理签证

推荐产品

联系我们

华嫂之家-办理签证
联系人:签证客服-小久
手 机:136 9122 5772
电 话:010-5338 3376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远洋国际中心D座19楼

月嫂相关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月嫂相关

“夕阳”时光呼唤“青春”活力-新闻-北国网

发布时间:2025-07-17 10:58人气:

①王凯正与老人们互动娱乐。受访者供图

②姜晓楠精心照护养员。 受访者供图

③韩晓宇总是把欢乐带给身边的老人。受访者供图

④五彩阳光城养老服务中心护理员搀扶养员在院中散步,陪伴是她们的必修课。受访单位供图

本报记者 关艳玲 徐铁英

引子

我们携起手来,让青春无限好,让夕阳更美好! 沈阳市康养服务中心的舞台上,76岁的王杰英带着她的 大孙子 王凯,声情并茂地朗诵着自己的原创作品。临近尾声时, 祖孙俩 默契地用手比出心形。

王凯是位00后养老护理员,2022年毕业于辽宁医药职业学院。虽然入行刚刚3年多,但他却已是辽宁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养老护理员赛项冠军。

在养老机构, 王凯 们是长者们的 团宠 。带着老人做手指操,组织老人上书法课,策划适合老人参与的文体活动 正如老人们所说,这是 代际交融 的美好时光。

在养老服务行业中,像王凯这样带着蓬勃朝气进入养老行业的毕业生,被称作 青春养老人 。

据《2024养老护理员职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养老护理员供给缺口达550万,新增养老护理员的流失率为40%至50%。养老从业人员缺口大、流失率高已经成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痛点。

而像王凯这样的 青春养老人 堪称 香饽饽 。据省民政厅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养老护理员1.85万人,其中,年龄在45岁以上的1.36万人,占比超过74%;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3566人,占比仅为19%。

养老服务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尤其需要有情怀、更专业、敢创新的 青春养老人 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那么,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养老服务业?如何让养老服务人才不仅 留得下 ,还能 干得好 ?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缺人是常态

年龄是短板

缺人。 记者通过电话和走访的方式,联系多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得到的回答出奇地一致。

在沈阳市苏家屯区一家养老机构大门旁边,招聘护理员的告示牌已经有些褪色。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块牌子从开业就一直挂在那儿,可人员始终没招够。

根据《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实施指南(2023版),养老护理员与失能老年人配备比例符合一定条件才能获得相应分数。想获此项满分,则需要养老护理员与重度失能老年人配比不低于1∶2;养老护理员与中度失能老年人配比不低于1∶4;养老护理员与轻度失能及能力完好老年人配比不低于1∶10。这也意味着,等级越高的养老机构,护理员需求也越多。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养老服务行业缺人是常态,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沈阳市养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阳市养老服务产业协会会长左宏慈更是直言: 招养老护理员,比招收养员还难。

为了不被缺人所束缚,有的养老机构会选择提前下手储备人才。 我们目前已经开放了7栋公寓楼、3栋护理楼,正在抓紧招聘和培训护理员。 沈阳市于洪区五彩阳光城养老服务中心护理部主任叶娜告诉记者,机构还与相关院校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目的就是招揽更多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年轻人。

记者走访多家养老机构发现,目前,养老服务人员中,45岁至60岁之间的女性居多。

低于45岁的更愿意从事月嫂、育儿嫂工作。年龄偏大者才会选择干养老护理。 沈阳市一连锁家政公司负责人侯敏介绍,在培训中,她也发现,年龄偏高的从业者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意愿不强、能力偏弱。

养老护理员与家政服务员不同,专业要求更高,除了日常生活照护,还需要掌握医疗护理、康复训练、心理支持等特定技能。从业人员年龄偏大,知识层次整体较低,技能提升较慢,从而导致服务方式单一、服务水平偏低。

以培训破解专业人才短缺之困,省民政厅养老促进与监管处负责人介绍,我省建立了养老服务人才分级培训制度。2024年,省民政厅及各市线上线下共培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4.1万人次。今年,辽宁省第一期养老机构管理服务人员培训班更是实现了对全省各级养老机构管理服务人员的全覆盖。

省人社厅指导各地将涉老相关职业(工种)纳入技能培训目录,对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可适当提高培训补贴标准。目前,我省近100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设了老人陪护、护工、健康照护、康复保健等专业课程,年培训量在1万人次以上。

热爱是前提

技能是 底座

采访中,多家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能在养老服务行业坚持下来的年轻人太少了。

沈阳市大东区仁爱畅晚照护之家院长苏畅感慨,尽管企业用心培养、真心留人,但仍有很多年轻人刚培养 成手 ,便辞职转行了。

养老服务行业如何吸引并留住年轻人?记者走近那些坚守在养老服务行业的年轻人,追溯他们的心路历程,探寻留人 密码 。

这个行业对年轻人很 友好 。 2001年出生的姜晓楠是沈阳蕾娜范颐养院护理部的楼层主管,管理着近20名养老服务人员,服务50多位长者,而她入职这家机构也才一年有余。

从中专到大专,姜晓楠学的就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选择并留在这个行业,源于热爱。

我在农村长大,长辈多、老人多,她们都很慈爱,我愿意和她们待在一起。 姜晓楠如今还记得儿时的众多温暖场景。她乐于同老人们在一起,无论唱歌唱成什么样,老人都会提供情绪价值,把她当孩子一样 宠 。

与姜晓楠的成长经历类似, 团宠 王凯也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记忆中,夕阳西下,村口的大树旁,总会聚集着一群老人,一边谈天说地,一边看着孩子们玩耍。

于是,志愿单上,王凯优先选择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他看来,这个行业自带筛选性,不热爱,干不长。

坚守,热爱是前提,专业水平则是发展 底座 。

书不白读。 姜晓楠刚工作时,一位长者因病卧床,在照护时,护理人员发现他脚跟有水泡,担心是不是洗脚时烫伤。姜晓楠结合病人情况立刻做出判断:是二期压疮。皮肤科医生和外科医生共同确认了她的判断,并及时进行了专业处理。

一位养员的轮椅安全带存在隐患,她及时发现并给家属提出建议;护理失能老人时,如何又省力又能保护好老人 年轻的姜晓楠凭借专业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王凯至今还记得,实习时,自己要协助照顾患有认知症的张爷爷。老人已认不出子女,面对陌生的王凯来喂饭,不但打翻餐盘,甚至动手打人。王凯深知,认知症患者的这些行为是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凭借在学校所学的认知症患者照护知识,结合机构岗前培训中的个性化护理要点,王凯每天都频繁出现在老人面前,热情地打招呼、陪他聊天、唱歌、讲故事 终于有一天,老人看到王凯后轻轻点了点头,喂饭时也开始主动配合。那一刻,王凯深刻体会到这份工作沉甸甸的价值。

有热情、懂技术、会管理、善沟通 这些科班出身的 青春养老人 给养老机构带来的不仅是活力,还有专业性。

学校和企业也在合力让这些 青春养老人 留在行业内。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健康管理系主任、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带头人姜涌告诉记者,学校通过小班制、调整课程结构、增强职业体验等方式,增强专业对学生的黏性。有的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养老产业学院和校外实训基地,探索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

我的学生毕业后,只要想留在这个行业,无论到哪座城市,就业都不愁。 姜涌介绍,有学生在实习时就被养老机构看好、 预定 ,也有养老机构主动联系,想让她推荐未毕业的学生去实习、就业。留在行业内的学生在工作一两年后大都成长为中坚力量。

叶娜介绍,五彩阳光城采取主管带教、经验分享、情绪疏导等方式帮助实习的员工留下来,并通过畅通职位晋升渠道、奖励激励、组织团建活动等,增强从业人员认同感,为员工成长搭建平台,已有3名护理员获得了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奖项。

姜晓楠所在的机构会支持年轻人考取社工证、公共营养师证等与行业相关证书,并报销部分学习费用、提供学习资料、培训渠道,鼓励年轻人不断学习、丰富自己。 我会一直在这个行业干下去。 姜晓楠说。

认知是关键

成才是前景

有人因热爱而坚守在养老行业,也有人决然地选择放弃;有毕业就转行的,有实习期间选择放弃的,还有的人勉强干个一两年后离开。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是省内养老相关专业中唯一一个五星级专业。在几届毕业生中,依然留在养老行业的人大约有50%,这一比例已相当高了。

叶娜告诉记者,五彩阳光城养老服务中心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都相对较好,但是养老相关专业学生实习结束后,愿意留下的也仅有三四成。

专业对口就业明明不难,为啥不选?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人离开是因为对养老行业兴趣不高或带有行业偏见。

很多人认为学养老就是给老人端屎端尿、擦屁股。 姜晓楠直言,这种偏见,让很多年轻人并未将养老护理作为就业选择。

有人说,护士是白衣天使,养老护理是伺候人的。 五彩阳光城养老服务中心护理主管、全国技术能手慕金歧曾听到过这样的声音,尤其是男护理员更被人说成是没有男子汉气概。

社会认可度低,让很多年轻人对养老服务行业望而却步。

我在实习时就差点坚持不下来,当时已经开始准备考导游证了。 2000年出生的韩晓宇是家里的小女儿,在家几乎没有做过家务。虽然理论知识学得很扎实,但在实习期间,她连清扫卫生、洗毛巾等简单的工作都难胜任,自己也因此打起了退堂鼓。最后,在学校老师、带教老师的帮助下,她完成了8个月的实习,并通过多个部门的轮岗,慢慢发现了行业价值和自身潜力。如今,韩晓宇已成长为一家连锁养老机构的分店负责人了。

总有人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养老机构和护理员,其实我们给长者提供的专业照护和情绪价值是很多家庭没有办法提供的。 韩晓宇希望,人们能够真正走进养老院看看,再客观地评价这个行业及其从业者。

要留住人,得让从业者有职业荣誉感。为改善养老服务人才发展环境,我省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管理服务人员,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鼓励和支持 青春养老人 参加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有多人获得全国比赛奖项,1人获得 全国技术能手 称号,2人获评 辽宁省技术能手 称号,63人晋升了相应职业技能等级。

在电视上看到我之后,邻居们都觉得,之前对我职业的看法好像不对。 慕金歧感到,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改变对养老服务行业的认知。

留住人才,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我省对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入职养老服务机构补助政策进行调整,专业范围和申请要求都放宽,补助资金分5年发放,每年按照补助标准的20%发放到位,就是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并留在养老服务行业。

无论钱多少,我觉得这是对坚守在这个行业里面的人的认可。 养老护理员王雨萌说。

丹东市建立了养老服务人员的岗位津贴奖励制度,对符合条件不同等级的养老护理员发放100元至800元不等的岗位津贴。

职业荣誉感不仅需要社会认同、待遇保障,也离不开广阔的发展前景。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闵初旭介绍: 目前,我省正在着手实施养老服务技能人才新 八级工 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对养老护理员等设有高级技师等级的养老服务技能类职业(工种),在高级技师之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技术职务(岗位),抬高养老服务技能人才的天花板,给予他们更大的成长空间。

去年11月,省民政厅等14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政策关注了农村人才供给,提出探索通过公开招聘增设公益性岗位,引导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地区从事养老服务等方式,吸引更多养老服务人才返乡入乡发展养老服务。

建立养老护理类技能大师工作室、举办 养老护理员节 青春养老人 们相信,越来越多的好政策让养老服务行业有干头、有盼头。

政策是风向标,一些年轻人开始关注和投身养老行业。某五级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邹沛琳告诉记者,她学的是会计专业,如今已坚定转行,就是看好了这项服务 夕阳 的 朝阳产业 。

责编:周艺凝
审核:刘立纲

标签:

推荐资讯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10-5338 3376

微信咨询
华嫂之家-办理签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