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块坐月子,是交智商税还是买命?
”广州宝妈把月子中心餐单一晒,评论区直接炸成两锅粥:左边喊“金子做的饭?
”,右边回“你生一个试试?
”吵到热搜第一,说到底,大家心疼的都是自己的钱包和身子。
先别急着站队,把账单拆开看。4万2的套餐,住28天,日均1500,含房费、护士24小时两班倒、通乳师随叫随到、一日六顿药膳。
对比广州住家月嫂,金牌档26天1万3,外加食材、水电、家里人请假搭把手,杂七杂八算下来也要2万出头。
差价不到两万,换来的是夜里娃哭有人先接过去、伤口疼有人马上推药、老公继续上班不黑眼圈——值不值,全看你对“喘口气”这三个字的定价。
有人杠:回家照样能喝汤。
可现实是,九成宝妈出院第三天就蹲厨房给自己煮红糖鸡蛋,蒸汽一熏,伤口火辣辣,老公在客厅打游戏喊“老婆别逞强”,手却黏在键盘上。
别急着骂男人,真把娃塞他怀里三小时,他也慌。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不是矫情,是止损——把家庭矛盾扼杀在凌晨三点的奶瓶里。
再说餐。
网图里那九份餐,红枣牛尾、麻油猪肝、藜麦饭、低糖甜品,摆盘像日料店,热量算到100卡区间。
家里月嫂再用心,也就炖一大锅鸡汤,油花漂三层,喝七天看见鸡就反胃。
月子中心把“吃”做成流水线,背后是营养师、中医、妇产科三方签字,连生姜去皮厚度都有刻度,这不是精致,是怕产妇堵奶发烧回医院,口碑一翻车就是十万公关费。
有人担心“智商税”新变种?
行情早变了。
去年广州均价5-8万,4万只能算“入门轻奢”。
新出的“15天中心+15天住家”混合模式更鸡贼:前面在医院附近套房,刀口没长好有人兜底,后面回家熟悉床,月嫂跟着走,总价砍到3万5,评论区一水儿“真香”。
体验师博主把摄像头怼进房间,拍护士换尿布手速、记录夜宵到房时间,点赞破十万,直接拔草or种草,比亲戚安利靠谱多了。
省妇幼的主任一句话扎心: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月子中心。
剖腹产、双胎、妊娠高血压,这类产妇医生直接建议“别逞强”;家里婆婆是退休护士长,每天变着花样做三低餐,回家反而更安心;预算卡得死,小两口加起来月入一万二,硬刷信用卡住总统套房,出所即负债,产后抑郁直接翻倍。
一句话:先量身体,再量钱包,最后量家里人力,别被“别人都在住”裹挟。
真决定掏钱,三招避坑:一查营业执照,护理人员有没有《母婴护理资格证》,混日子的“金牌”多的是;二看应急通道,新生儿窒息黄金4分钟,电梯口有没有抢救车,别被豪华大堂晃瞎眼;三试吃,提前一天订试吃餐,好吃与否其次,看厨房愿不愿意为过敏源单独起锅,细节见真章。
记住,销售嘴里的“明星同款”全是滤镜,合同里没写的,一律当放屁。
生娃就像开盲盒,月子只是隐藏款配件。
有人花4万买睡整觉,有人花四千也能安然度过,关键在“别让自己委屈”。
毕竟,后面还有辅食、早教、幼儿园排队……省下的力气,留着跟小学作业大战三百回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